所有栏目
38

最高法发布第三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合肥肥西法院三河法庭建设案例入选

2022/6/25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人民法庭立足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落实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促进法,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在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落实乡村建设行动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涌现出一大批好经验好做法。值此乡村振兴促进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2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从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守护农村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选编典型案例,作为第三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印发,集中展示人民法院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落实乡村建设行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靓丽风景线。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宏观战略布局向具体建设行动推进,基层司法特别是人民法庭将立足职能定位,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因地制宜:一是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二是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时代价值,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是立足审判职能常态化开展司法服务,满足“三农”司法需求,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四是以法治力量助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水平转化,守护农村生态环境。通过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宏伟事业中贡献司法力量。肥西法院三河法庭成功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三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以下为具体内容:构建便民诉服网络。为更好地服务景区商户经营、游客维权,法庭在游客集散中心设立法官工作室,为商户、游客提供法律服务;对于能调解的,当场利用“三进”平台进行调解;不能调解的,指导有诉求一方利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立案,商户、游客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实现“掌上诉讼”;构建以法庭为中心,以法官工作室为支点,以“三进”平台司法联络员为协助的“庭、室、员”一体化诉讼服务网络。构建多元解纷网络。三河古镇景区范围共涉及七个社区,为此法庭实行村居(社区)法官制度,积极参加“四员一律(审判员、检察员、警员、调解员、律师)”进社区活动,建立“一村(社区)一月一访”的“三个一”矛盾纠纷预警化解机制。2021年,有11个村(社区)获市级“无案村(社区)”命名表彰。构建法治宣传网络。在发挥法治宣传主阵地同时,联合“小天秤”法治宣传志愿队、平安志愿者,通过以案释法、发放资料、互动体验等方式,将法律送到店铺卖场、田间地头。一人巷、万年台、鹊渚廊桥,法庭干警和志愿者身影遍布景区的每一个角落。针对景区业态特点、行业需求,制作《消费者权益维护要点》《农民工务工风险及防范》《房屋买卖的风险及防范》《土地承包与流转实务问题》等课件,深入景区、社区开展巡回讲座,增强景区经营者、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信息来源:人民法院报 央广网)